韩文元 2021.10.7
长久以来,有关法显出发时间和归国登陆时间存在争议,经过学者们的多年研究,考证法显出发是399年,登陆是412年。但仍有极个别法显热爱者人士坚持说出发时间为400年,登陆时间为413年,此说严重违背了历史。本文重点分析法显到达张掖和敦煌所遇到的段业和李暠两人,从西行途中记录的段业和李暠的檀越时间,反复论证了法显出发时间确实为399年。出发时间确定了,那么根据《佛国记》中描述的坐夏记录很容易就推算出登陆时间是412年(夏坐年鉴详见韩文元《再论法显长安出发和崂山登陆时间》)。
正文:
《佛国记》载:
法显“以弘始二(元)年岁在己亥”长安出发,“至乾归国夏坐”。
“至张掖镇。张掖大乱,道路不通。张掖王段业,为作檀越。于是与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相遇,欣于同志,便共夏坐。”
“夏坐讫复进到敦煌”。……“共停一月余日。法显等五人随使先发,复与宝云等别。敦煌太守李暠供给度沙河。”
法显出发时间、及在张掖和敦煌时间,史料考证如下:
1、姚兴弘始元年(晋安帝隆安三年)
《资治通鉴》记载:
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
九月,秦主兴以灾异屡见,降号称王,下诏令群公、卿士、将牧、守宰各降一等;大赦,改元弘始。
——秦主兴以灾异屡见,降号称王大赦,改元弘始
说明: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九月,后秦国主姚兴因为天灾和异兆多次出现,降低名号,由皇帝改称王,并下达诏书,命令诸公卿、将帅、地方官吏,全部降职一级。下令大赦,改年号为弘始。
2、张掖王 段业
《资治通鉴》记载:
张掖王: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夏,四月,段业为建康太守段业。六月,段业便把都城迁到张掖。
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二月,段业即北凉王位,改年号为天玺。
隆安五年(辛丑,公元401年),夏季,四月,北凉王段业。侍郎马权代替沮渠蒙逊担任张掖太守。五月,沮渠蒙逊,把北凉王段业杀害。
分析:
公元400年,法显在张掖夏坐,即晋隆安四年,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从长安出发(是《佛国记》记录的第二次夏坐),段业为北凉王任职时间为隆安三年(399年)二月至隆安五年(401年)五月。所以,有“张掖王段业,为作檀越。”
隆安五年(401年)五月,张掖王段业遇害。如果法显是401年到张掖夏坐,就不会用轻松一句“张掖王段业,为作檀越”,最起码有感恩或惋惜之词。
因此论证,法显在张掖夏坐,是隆安四年(400年)。
由此前推:法显隆安三年(399年)三月,长安出发。隆安三年(399年),在乾归国夏坐(西行第一次夏坐)。
3、敦煌太守李暠
《资治通鉴》记载:
晋安帝隆安四年(庚子,公元400年)夏,四月。业因以为敦煌太守。(段业便任命李暠为敦煌太守。)
冬,十一月。推李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剌史、凉公、领敦煌太守。赦其境内,改元庚子。
说明:(1)公元400年四月至十一月。李暠为敦煌太守。
(2)公元400年十一月以后,李暠为西凉王,建年号为庚子,创建西凉国。
分析:
法显400年(八月份)到敦煌,故《佛国记》曰“敦煌太守李暠供给度沙河”。
如果法显401年到敦煌,李暠已为西凉王。应称“西凉王李暠”而不应称“太守”。
再次证明法显在敦煌,是公元400年。
隆安四年(400年),法显在张掖夏坐。公元400年七月十六日,法显“夏坐讫复进到敦煌”,“共停一月余日。”即400年八月份在敦煌。
由此前推,结论还是:法显隆安三年(399年)三月,长安出发。隆安三年(399年),在乾归国(今兰州)夏坐。隆安四年(400年),在张掖夏坐后,八月份到达敦煌。
注释: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是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张掖历史悠久。
檀越:佛教用语,称施主。即布施寺院、僧侣衣食,或捐献香火钱举办祭典、法会等的善信。《中华佛教百科》:“檀”字为梵文,意为“布施”。
乾归国 乾归国,即西秦乞伏乾归所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固。
【史料记载】参考
1、张掖王段业
即北凉王,段业。
段业(?—401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十六国时期北凉建立者。段业初为后凉建康太守。公元397年,段业被沮渠男成等人推举为主,改元神玺,建立北凉。公元399年,段业自称凉王,改元天玺。公元401年五月,沮渠蒙逊发动兵变将段业杀害,葬处不明。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
《资治通鉴》:
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夏,四月,男成进攻建康,遣使说建康太守段业曰:“吕氏政衰,权臣擅命,刑杀无常,人无容处。一州之地,叛者相望,瓦解之形昭然在
目,……”。男成等推业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以男成为辅国将军,委以军国之任。蒙逊帅众归业,业以蒙逊为镇西将军。光命太原公纂将兵讨业,不克。
——建康太守段业。
推段业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年号为神玺。
说明: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夏,四月,沮渠男成进攻建康,派遣使者去说服建康太守段业。
沮渠男成等人公推段业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年号为神玺。段业任命沮渠男成为辅国将军,把国家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他掌管。
397年六月,弘引兵弃张掖东走,段业徙治张掖,将追击弘。沮渠蒙逊谏曰:“归师勿遏,穷寇勿追,此兵家之戒也。”业不从,大败而还,赖蒙逊以免。业城西安,以其将臧莫孩为太守。蒙逊曰:“莫孩勇而无谋,知进不知退;此乃为之筑冢,非筑城也!”业不从,莫孩寻为吕纂所破。
----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六月,段业徙治张掖
说明: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六月,吕弘放弃了张掖,带兵向东撤退。段业便把自己的都城迁到张掖,准备去追击吕弘。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三:
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二月,段业即凉王位,改元天玺;以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右丞。
----段业即凉王位,改元天玺;
说明: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二月,段业即北凉王位,改年号为天玺。
晋安帝隆安四年(庚子,公元400年)夏,四月,初,陇西李好文学,有令名。尝与郭及同母弟敦煌宋繇同宿,起谓繇曰:“君当位极人臣,李君终当有国家,有骒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及孟敏为沙州剌史,以为效令;宋繇事北凉王业,为中散常侍。孟敏卒,郭煌护军冯翊郭谦、沙州治中敦煌索仙等以温毅有惠政,推为敦煌太守。初难之。会宋繇自张掖告归,谓曰:“段王无远略,终必无成。兄忘郭之言邪?白额驹今已生矣。”乃从之,遣使请命于业;业因以为敦煌太守。
-----业因以为敦煌太守
说明:晋安帝隆安四年(庚子,公元400年)夏,四月。宋繇则为北凉王段业做事。段业便任命李暠为敦煌太守。
晋安帝隆安四年(庚子,公元400年)冬季,十一月:
北凉晋昌太守唐瑶叛,移檄六郡,推李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剌史、凉公、领敦煌太守。赦其境内,改元庚子。以瑶为征东将军,郭谦为军谘祭酒,索仙为左长史,张邈为右长史,尹建兴为左司马,张体顺为右司马。遣从事中郎宋繇东伐凉兴,并击玉门已西诸城,皆下之。
-------李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剌史、凉公、领敦煌太守。
说明:冬季,十一月。推举镇西将军李暠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兼任敦煌太守。改年号为庚子
晋安帝隆安五年(辛丑,公元401年)五月,蒙逊至张掖,田昂兄子承爱斩关内之,业左右皆散。蒙逊至,业谓蒙逊曰:“孤孑然一己,为君家所推,愿丐余命,使得东还与妻子相见。”蒙逊斩之。
------五月,沮渠蒙逊,把段业杀了。
说明:晋安帝隆安五年(辛丑,公元401年),五月,沮渠蒙逊的大军到达张掖,田昂的侄儿田承受砍开城门把他们放进城内,段业的左右侍从卫士们也都跑散了。沮渠蒙逊进城,段业对沮渠蒙逊说:“我孤零零地只有一个人,被你们家推举,才坐上了王位。我请求你留下我的活命,让我能够回到东土去,和我的妻子儿女相见。”沮渠蒙逊没有答应,把他杀了。
2、敦煌太守李暠
陇西李:李暠[hào](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
《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一卷
晋安帝隆安四年(庚子,公元400年)
(1)夏,四月。初,陇西李好文学,有令名。尝与郭及同母弟敦煌宋繇同宿,起谓繇曰:“君当位极人臣,李君终当有国家,有骒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及孟敏为沙州剌史,以为效令;宋繇事北凉王业,为中散常侍。孟敏卒,郭煌护军冯翊郭谦、沙州治中敦煌索仙等以温毅有惠政,推为敦煌太守。初难之。会宋繇自张掖告归,谓曰:“段王无远略,终必无成。兄忘郭之言邪?白额驹今已生矣。”乃从之,遣使请命于业;业因以为敦煌太守。
业乃杀嗣,遣使谢,进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
(2)冬,十一月。北凉晋昌太守唐瑶叛,移檄六郡,推李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剌史、凉公、领敦煌太守。赦其境内,改元庚子。
说明:晋安帝隆安四年(庚子,公元400年)夏,四月,段业便任命李暠为敦煌太守。十一月,李暠建元庚子,建西凉国。李暠为西凉王
李暠创建西凉国
十六国时代西凉国国王李暠
(1)李暠为敦煌太守(公元400年四月至十一月)。
公元400年十一月,李暠建元庚子,建西凉国。李暠为西凉王。
(2)庚子(400年-404年),五胡十六国时代西凉武昭王年号。
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李暠建立了西凉政权,李暠没有称皇帝,而是西凉王。
奏表东晋
隆安五年(401年),李暠派遣使节捧着奏章向后秦纳贡。
元兴元年(402年),后秦皇帝姚兴任命李暠为安西将军,封高昌候。
元兴三年(404年),李暠的长子太子李谭去世,同年李暠立次子李歆为太子。
义熙元年(405年),李暠自称大将军、大都督、兼任秦凉二州牧,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建初,派遣舍人黄始、梁兴携带奏章,抄小路前往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东晋朝廷。
作者:韩文元
编辑:冯春海
作者简介: 韩文元(江苏徐州)
:男,1958年生,高级教师。临汾市
法显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曾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十几篇,获奖论文9篇,在省、市、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教学方面的论文。编著《徐州北洞山龙华寺考略》(30万字),撰写
法显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有《
法显建的徐州龙华寺到底在哪?》《徐州桓山龙华寺》《论
法显在彭城》《
佛国记年鉴考释》等多篇。
2021.9.24草
2021.10.7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