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法显文化
学术论坛
书画影艺
国学讲堂
会员天地
资料下载
入会申请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法显文化
学术论坛
书画影艺
国学讲堂
会员天地
资料下载
入会申请
古今名人论法显
鲁迅: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夜写《法显传》讫,都一万二千九百余字,十三日毕。并赋诗曰:“礼赞晋法显,空前之伟人。中华脊梁骨,名句万百存。此言非过誉,当之无愧人。”
上一文章:
《佛国记》原文(袁维学校注)
下一文章:
王志远:法显译著的要点及其重大意义
文章描述
古今名人论
法显
1、古今罕有,自大教东流,未有忘身求法如显之比。【慧远】(334-416),俗姓贾,中国
东晋高僧
。
2、
法显
道人至自祗洹,具说佛影,偏为灵奇。【谢灵运】 (385-433):东晋康乐公、刘宋永嘉太守,著名诗人。
3、于是感叹斯人(
法显
),以为古今罕有。自大教东流,未有忘身求法如显之比。《
佛国记
》跋,416年。
4、法流中夏,自
法显
始也。【郦道元】(470-527):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5、
法显
,志行明敏,仪轨整肃。【释慧皎】(497-554):南北朝传记作家,著有《
高僧传
》。
6、昔
法显
、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踪,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
法显
、智严犹能孤游天竺,而我安能坐致耶?【玄奘】(600-664):唐三藏法师、旅行家、翻译家,著有《大唐西域记》。
7、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王路。【义净】 (635-713):唐代旅行家,佛经四大翻译家之一。
8、开凿之功始自腾显,弘阐之力乃资什安。【柳宣】:唐高宗时的太常博士, 与玄奘同朝。
9、
法显
三藏渡天竺时,见故土之扇而悲,卧病欲得汉食;人闻之曰:‘斯人何以竟不胜情若此?而令异邦人见之也?’弘融僧都曰:‘深情之三藏也!’如此,则僧都不持世俗法师之陋见,诚可亲已!【吉田兼好】(1283-1350):日本南北朝时期歌人、散文家、著有散文集《徒然草》。
10、从《
佛国记
》中可得出八项历史性结论:(1)、佛教和印度语言及影响已在中亚(中国新疆)确立。(2)、印度西北(健陀罗)地区,佛教占统治地位……【雷缪萨】(1788-1832):法兰西学院首位汉学教授,法文《
佛国记
》(1836年)译者。
11、佛教圣地僧伽施(佛安居期间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后来下处),是基于《
佛国记
》之记载才发现的。【康宁汉】(1814-1893):英国考古学家,发现鹿野苑、那烂陀寺等遗址而闻名于世。
12、我一直保持广泛学习佛教知识的习惯,并于1878年在牛津大学开课讲授《
佛国记
》。【理雅各】(1815-1897):来华传教士、牛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英译有《
佛国记
》(1886年)等。
13、顺和阗河南下到和阗的路,正是
法显
1500余年前西行之路。【斯文-赫定】(1865-1952):瑞典人,著名探险家,楼兰古城的发现者。
14、
法显
斯可为梵土前哲悲,亦为汉土尊宿幸足矣。【章太炎】(1868-1936):民初国学大师,著有《章太炎全集》。
15、《
法显
传》至其年代与事实之正确及记述之简洁明快亦远出于《大唐西域记》之上。西域探险家及印度佛迹调查者,尤为重视《
法显
传》,大有必携之指南针之概。【足立喜六】(1871-1949):日本汉学家,著有《考证
法显
传》(1935年)等。
16、
法显
横雪山以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
佛国记
》,我国人至印度者此为第一。【梁启超】(1873-1929):思想家、著名学者、著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17、
法显
三藏不徒佛教界之功臣而已,抑亦我国之立温斯敦也。【立温斯敦,英人探险于非洲者】。
18、青岛的佛法,说晚也最晚,说早也最早。按晋朝
法显
大师,为中国僧人去印度留学最早之人。【倓虚】(1875-1963):天台宗第44代传人,青岛湛山寺创建者,著有《影尘回忆录》等。
19、西方诸国,虽文化如印度尚无史地之书,故西人考中亚诸地理者,不得不以
法显
、玄奘之书为本。【王国维】(1877-1927):国学大师、宣统帝师、著有《人间词话》等。
20、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夜写《
法显
传》讫,都一万二千九百余字,十三日毕。并赋诗曰:“礼赞晋
法显
,空前之伟人。中华脊梁骨,名句万百存。此言非过誉,当之无愧人。”【鲁迅】(1881-1936):思想家、作家,著有《鲁迅全集》。
21、涉绝幕,渡重洋,在外十五年,学成而归,就所经行,别出记传,克保于今者,邦贤中首推
法显
。显师之书,为我汉人游历印度纪闻之创作,当日南朝人敬重英雄,美称曰“佛”也。【岑仲勉】(1886-1961):历史学家、著有《佛游天竺记考释》(1934年)等。
22、我们要效法中世纪
法显
、玄奘、义净等高僧,从事沟通中印文化的那种冒万险而不顾生命的精神。【蒋介石】(1887-1975):中华民国前总统。
23、在佛降世一千年后,公元后五世纪时,中国求法高僧
法显
来到印度---
法显
曾在波吒厘子城佛教寺院里学习。【尼赫鲁】(1889-1964):印度政治家、开国总理。
24、在印度朝圣的中国僧侣
法显
之记载,是了解笈多王朝的重要史料。【汤因比】(1889-1975):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著有《历史研究》等。
25、
法显
《
佛国记
》,亚洲之光。【太虚】(1890-1947):民国佛教领袖,著有《太虚大师全书》。
26、释迦牟尼说法处,历代所译经典皆有记载,而
法显
玄奘所亲历之地。惟默察当今大势,吾国将来必循汉唐之轨辙,倾其全力经营西北,则可以无疑。考自古世局之转移,往往起于前人一时学术之细微,迨至后来,遂若惊雷破柱,怒涛振海之不可御遏。【陈寅恪】 (1890-1969):国学大师,著有《陈寅恪文集》。
27、佛教传入中国后,译经宣传,初皆由西土东来诸大德所担任;六朝以降,中国已不满足于此,故进而欲至五天竺地,亲求法宝者相望于道,而刘宋
法显
实肇其端。【石田干之助】(1891-1974):日本汉学家、东洋文库的创建者,著有《欧洲人的中国研究》等。
28、海陆并遵,广游西土,留学天竺,携经而返者,恐以
法显
为第一人。【汤用彤】(1893—1964):教育家、国学大师、著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
29、
法显
大师,开启了西行之门。【中华佛学研究所】(台湾)。
30、《
佛国记
》是一部很重要的书。【范文澜】(1893-1969):历史学家、著有《中国通史简编》等。
31、楼兰海虽渐南移,但亦无多大变迁。故其沙漠,当亦无迁移之迹。吾人根据
法显
所述可以知也。【黄文弼】(1893-1966):西北史地学家、考古学家。 著有《罗布淖尔考古记》等。
32、
法显
是中印交通的开山祖师。【谢方】中华书局编审,著有《
法显
》等。
33、《
法显
行传》记
法显
经过沙河,——在一个茫无边际的境界,我们惟有踏着前人的足迹,作为自己前进的路线。前人对于我们所尽的责任,正是我们对于后人所有的义务。无论成功或失败,现在的努力,对于后人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在中国文学里,《
法显
行传》便是一部重要的著作。【朱东润】(1896-1988):复旦大学教授、传记作家,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等。
34、
法显
旅途中的种种磨难,更是足以令任何其他旅行者气馁,但是完成宗教使命的伟大理想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这一伟大理想激励了所有在此后的岁月中前往印度的中国朝圣者。
法显
的梵语水平很高,也将自己的画作带回了国内,并以此为国内艺术家提供范本。然而
法显
却不为中国人所熟知。【师觉月】(1898-1956)生于孟加拉,印度国际大学校长,“中印学”的倡导者。
35、最著名的是
法显
和玄奘,他们从你们(巴基斯坦)这里学习了许多东西,丰富了当时的中国文化。我们落到
法显
和玄奘后面了。【周恩来】(1898-1976):中国政治家、开国总理。
36、
法显
以后,南北僧侣络绎西行。【翦伯赞】(1898-1968):历史学家,著有《中国历史纲要》等。
37、西行中,最有成绩的是
法显
。【周叔迦】(1899-1970):中国佛协副会长,著有《周叔迦佛学论著》。
38、
法显
到过中亚和印度的几乎每一部分。忍着难言的艰辛和困苦,长途跋涉到印度去取经,带回了大量的佛经进行翻译。在这些朝圣者当中,第一个伟大的名字是
法显
。【李约瑟】(1900-1995):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39、
法显
,发迹长安时当是65岁,旅行西域66岁,突破葱岭67岁,航行印度洋77岁,还归建康79岁。【贺昌群】(1903-1973):著名历史学家,著有《古代西域交通与
法显
印度巡礼》(1956年)等。
40、西行中,最有成绩的是
法显
,
法显
不朽的“游记”和其他方面的成就,可能令人忽视他最初求律的动机和这方面的成就。【赵朴初】(1907-2000):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佛学家、书法家。
41、如
法显
《
佛国记
》称‘印度’为‘中国’,而以中国为边地;古希腊、罗马、亚剌伯人著书亦各以本土为世界中心。【钱钟书】(1910-1998):著名作家、学者,著有《管锥篇》等。
42、即通梵语,又善华言,译起经…既不伤文,也不伤质,
法显
就是一个最著名的例子。
法显
之所以高出众人之上者,因为,他是有确凿可靠证据的真正抵达天竺的第一人。【季羡林】(1911-2009):著名印度学者、散文家,著有《中印文化关系论集》等。
43、《
佛国记
》是世界最古老的登山著作。【希腊克里特登山网站】 。
44、《
佛国记
》是中国文献中最古老的游记。《剑桥世界名人百科全书》。
45、治印度学的人,视《
佛国记
》为最古的宝典。《中国学术史讲话》。
46、
法显
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航道的探险者。《海上丝路史话》。
47、
法显
是第一个描述与种姓制度有关事物的外国人。【罗兹・墨菲】罗兹・墨菲:美国历史学家,著有《亚洲史》。
48、
法显
渡海归来,一个伟大的文化交流从此拉开序幕。【凤凰网】。
49、《
佛国记
》是穿行塔克拉马干大沙漠的最早纪录。《中国古代地理学史》。
50、给孩子起名“
法显
”,能给他一种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加拿大一起名公司】。
51、“信风”一名,在我国地理资料中,
法显
采用最早。《中国地理学史》。
52、《
法显
传》是中国与印度之间海陆交通的最早纪录。《自然科学发展大事记》。
53、
法显
探险的动机不是土地和财富,而是寻求智慧。《美国学生文库-早期的探险家》。
54、《
佛国记
》是我国现存有关海上交通最早而详细的纪录。《辞源》。
55、
法显
之归,卓然树之风气;且玄奘之行,自言在追风
法显
。【诸葛祺】:民国学者,著《
法显
玄奘西行之比较》。
56、《
佛国记
》是中国现存史料中有关陆海交通的最早详细记录。《辞海》。
57、《
法显
传》虽然质朴,但由于亲身经历亲笔自写,常在字里行间射出深厚的感情,十分触动人心;有许多境界往往是《大唐西西域记》所不能达到的。【章巽】(1914-1994):复旦大学教授、航海史专家,著有《
法显
传校注》(1985年)等。
58、《
佛国记
》是
法显
“夫子自道的西行记录”,最可信据。《
佛国记
》开头;“
法显
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二年……”我都会背(颂)的。【饶宗颐】(1917-2018):著名学者、西泠印社社长、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
59、中国最伟大的第二位留学生是玄奘,第一位则是晋朝的
法显
。【南怀瑾】(1918-2012):实业家,著名学者,著有《论语别裁》等。
60、
法显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学生,而且最有成绩和最为成功。【柏杨】(1920-2008):著名作家、著有《中国人史纲》等。
61、习主席是很可敬可爱的领导人,他不但是一个国家伟大的领导人,与佛教也很有缘分。例如说,印度总理到中国访问,他飞到西安谈玄奘大师、谈丝路。他到斯里兰卡出访时,谈
法显
大师西行的海上丝路。他到联合国讲述中华文化与佛教的因缘关系。【星云】(1927年生):台湾佛光山创始人、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
62、
法显
,是先行者,一个里程碑,中外佛教交流史的准绳。
法显
的《
佛国记
》最先为我们提供了与我国毗邻的诸国和南亚、东南亚等国的信息和情况。【黄心川】(1928年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印度学专家。著有《印度佛教哲学》。
63、在具有长达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是首次完成了足以留存史册的大长征。无论是玄奘还是义净,对于其它许多求法僧来说,《
佛国记
》已成他们去天竺的路标。我唯有心悦诚服,低头致敬。【池田大作】(1928年生):日本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获联合国和平奖。
64、
法显
所得来之成就,却远比玄奘来得艰钜。中印佛教文化交流之发展、开花、结果,都是以
法显
为“零界点”。其光辉多为玄奘大师所掩盖。燧人氏发明火,比之今世发明火箭在时代上说更为艰钜。我们以此一态度,来还原
法显
大师在中国历上之地位或许是公平的。【李志夫】(1929年生):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佛学研究所荣誉所长,著有《印度通史》等。
65、《大般泥洹经》
法显
的译出,带动了此后昙无谶的翻译《大般涅槃经》,由此兴起“佛性论”思潮,助推中国佛教急剧地向“如来藏”缘起说转化,更与中国传统的性善论合流,一扫“毗昙”和“般若”的消极悲观情绪,成为隋唐以后中国佛教的主导意识。追本溯源,立此头功的,非
法显
大师莫属。向传统学习,继承和发扬祖先留下的丰厚文化财富;向外国学习,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资源。这两种学习加上国人当前的劳动实践,那就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
法显
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
法显
,一个需要唤起时代记忆的伟大行者!【杜继文】(1930生):《中华大藏经》主编 ,著有《中国禅宗通史》等 。
66、然伽蓝记虽翼翼婉秀,而三藏传极为详缛,要之不若《
佛国记
》。【沈士龙】:浙江安吉人、明末学者。
67、《
佛国记
》其内容远远超出了宗教范围。《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院编写)。
68、《
佛国记
》是让我们抛弃对于东方文明偏见的少有的珍贵著作。【埃多尔特·萨尔东】:19世纪法国地理历史学家。
69、如果没有
法显
、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阿里】:印度历史学家。
70、
法显
是中国西游印度的第一位留学生。被誉为中国佛教史上三大西行求法的高僧,精神是一贯的,而其中首位乃是
法显
,此后的玄奘及义净,都受他的影响。【圣严】(1931-2009):曹洞宗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第五十七代传人、法鼓山创办人。
71、《
佛国记
》照亮了印度。【阿玛蒂亚·森】(1933年生):199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那烂陀大学校长。
72、
法显
是令人敬仰的爱国爱教楷模。【方立天】(1933-2017):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73、青岛学术会,是在中国佛教研究史上第一次就
法显
的高水平的专题研讨。【楼宇烈】(1934年生):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著有《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等。
74、印中友谊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两国数千年的交往丰富了彼此的文明。敦煌和云冈石窟,
法显
的《
佛国记
》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文化瑰宝是两大文明交流的结果,是两国的共同遗产。【普拉蒂巴・帕蒂尔】(1934年生):印度首位女总统,2010年访华时对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说。
75、犹太人Leopold Halpern教授第一崇拜是爱因斯坦,第二崇拜可能是
法显
等高僧。1980年,他曾邀我同他在巴基斯坦西北部访古,据说那一带就是《
佛国记
》中键陀罗国。【方励之】(1936-2012):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有《宇宙的创生》等。
76、东晋义熙八年(412)七月,中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佛教翻译家
法显
在经过14年西行求法艰难历程后,从崂山登陆回国。他与唐代赴印求法的玄奘、义净一样,不仅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杨曾文】(193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2010年9月19日,纪念
法显
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表题为《
法显
大师与改革开放精神》演讲。
77、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印两大文明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世界文明史上的绚丽篇章。中印两国人民早就开始了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中国高僧
法显
和玄奘取经西行,天竺鸠摩罗什和达摩祖师负笈东来,就是两国人民交往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胡锦涛】(1942年生):时任中国国家主席(2006年11月22日,新德里)发表题为《携手拓展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重要演讲。
78、由于
法显
的示范,才有后来玄奘等一大批舍身求法者前赴后继。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此事,开展一次大范围的讨论,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薛克翘】(1945年生):中国社科院印度学专家、著有《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等。
79、当其它古文明都此起彼伏地用马蹄和刀剑作先导向外挥洒千里万里的时候,中华文化还十分内向;终于有两个僧人走出。
法显
的壮举,一直是玄奘万里西行的动力。“
法显
精神”即以柔弱的躯体把生命群落之间的万水千山一一打通。【余秋雨】(1946年生):文化学者、散文家,著有《文化苦旅》等。
80、佛性问题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多重要,
法显
就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多伟大。【陈坚】: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宗教学系主任。
81、
法显
和玄奘的事业,给中国儒家文化输入了印度佛教文化的新鲜血液。《近代留学生》。
82、中国古代出过
法显
、玄奘、义净等众多梵文大师,翻译了汗牛充栋的佛经。【夏斯特利】:印度德里大学梵文系主任,当代印度著名梵文学家。
83、随着
法显
传回中国的是历经五百年演进与地域性扩张后的大乘佛教。《西藏佛教简史》。
84、《
佛国记
》是汉朝以来关于印度国情、文化、宗教等方面,最权威的书籍。《中国外交通史》1996年。
85、
法显
携归之佛教经典,为佛教义学输入提供了文本的依据,奠定了佛教中国化思想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关注甚少。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麻天祥】(1948年生):武汉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宗教哲学史》等。
86、
法显
,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了印度本土的中国人。可惜这方面的研究过去做得不多。这种情形,早已经有一些学者感觉到了并希望得到补救。我们对
法显
大师贡献的理解,其实不能仅限于中国方面,
法显
大师是一位有国际影响的人物,因此我们还需要从一个更广大的范围来思考
法显
大师的成就和贡献。【王邦维】(1950年生):北京大学东方学院院长,著有《大唐西域记释译》等。
87、中国的文化人这时已不满足于转手接纳和现成套用了。于是,有了中国本土僧人
法显
和他的伙伴们西行求法的壮举。【葛兆光】(1950年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著有《中国思想史》。
88、欢迎中国游客来印度,体验探寻
法显
、玄奘的足迹。【莫迪】纳伦德拉·莫迪(1950年生):印度总理。
89、
法显
可谓中印文化交流的鼻祖。关于
法显
的研究,需要引起学术界的注意。【黄夏年】(1954年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世界宗教文化》主编。
90、中印两国都有着伟大而悠远的历史,绵延几千年,积淀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成为东方文明的两大支柱。高高的喜马拉雅山未曾阻隔两大文明的彼此吸引和交相辉映。中国晋代的
法显
、唐代的玄奘两位高僧和天竺的达摩祖师,都为两国古代宗教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李克强】(1955年生):国务院总理,2013年05月20日在印度《印度教徒报》《觉醒日报》发表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
91、中巴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古老的丝绸之路早就把我们连结在一起。中国
东晋高僧
法显
和唐代高僧玄奘曾先后来巴取经讲学,在两国友好交往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李克强】(1955年生):国务院总理,在巴基斯坦参议院的演讲(2013.5.23伊斯兰堡)。
92、事迹最感人者,当属东晋时期的
法显
。在千余年的西行求法史中,以如此高龄兼走陆路与水路,除
法显
之外没有第二人。就玄奘本人而言,也把
法显
作为榜样。在不同时代,人们的信仰不同,认识有差别,但像
法显
具有这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为国献身精神,始终是民族的魂魄。【魏道儒】(1955年生):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有《中国华严宗通史》等。
93、所谓文化接受,往往出自于自愿的选择,一定是自身文化系统发展到极限范围而出现了空缺,需要有某种东西予以添补。如果这种东西恰巧外来文化中所含有,那么人们一旦接受起来是会很狂热的。不仅中国,世界亦然,文化的流传原本就是应该这样的。我将其定名为“
法显
定式”。【朱叶青】(1957年生):中国作协会员,画家,著有散文集《欢乐宗教》等。
94、中国的旅行家,如
法显
和
玄奘
,给我们留下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印度学者恩——克·辛哈。
95、显是中华百杰之一,是勇敢走出国门向着外国寻求新知识的第一位中国人。《中华百杰图传》。
96、把实相与佛性连接起来的最初机缘,即在于
法显
所携归的《大般泥洹经》的译出。【张风雷】(196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研究所执行所长,著有《智顗评传》等。
97、像大多数印度人一样,我从小就听说
法显
和玄奘,在他们的记载中发现了印度的过去。【兰密施】印度环保森林部长,发明新英文字“Chindia”(中印大同)。
98、巴米扬大佛,这尊位于大峡谷中的大佛,中国朝圣者
法显
曾于公元400年记载并描述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99、
法显
,是一位具有非凡精神力量的伟大先贤,其归来所蕴涵的启示具有超越时空性的恒久意义。【周齐】:中国社科院佛学研究员,著有《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等。
100、
法显
和玄奘广泛游览,几乎游遍全印,在这些方面,他们比希腊旅行家有无可怀疑的有利之处。【马宗达】:印度历史学家。
101、
法显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为郑和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
法显
是中国航海史上有重要贡献的人物。《海洋小百科全书-海洋探险》。
102、早在公元五世纪初,中国旅行家
法显
就曾拜访过斯里兰卡。【海牙国际法庭】荷兰海牙国际法庭首席大法官吉尔博特·奎隆在欢迎斯里兰卡库马拉通加总统时说。
103、《
佛国记
》中关于耶婆提的描述是“中国关于印度尼西亚第一次比较详细的记载”.斯里兰卡史学家——尼古拉斯·沙勒。
104、人们知道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的第一个名字是
法显
。斯里兰卡史学家——尼古拉斯·沙勒。
105、人们朝拜佛迹圣地,是作为一人生目的的;这种作法一直延续着,就像阿育王和
法显
一样。他们把朝圣视为接近佛的一种方式,而且是达到彻悟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印度大百科全书》。
106、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即公元五和七世纪,中国两位旅行家所做的关于印度佛学历史和地理的详细纪录,是目前印度及其邻国现有梵文和巴利文著作所不能比拟的,这实在令我们震惊!【萨缪·比耳】:英国学者、《
佛国记
》(1869年)译者。
107、钱德拉笈多二世统治期间全力扩张疆土,到去逝之前已建立一个当时最大的帝国之一。然而钱德拉笈多二世最大的成就并非军事上的胜利。当时一位中国僧侣
法显
的西行才是最受瞩目的事件。《美国大百科全书》钱德拉笈多二世:即超日王(375年-415年在位)。在位期间,笈多王朝达到鼎盛时期,该时期也被认为是印度的黄金时代。
108、
法显
,旅行家、翻译家、中国僧人到天竺留学的先驱者。撰成《
佛国记
》,为研究南亚次大陆各国古代史地的重要资料。”《辞海》2009年
。
临汾市
法显
文化研究会
推荐文章
习近平主席论法显(重大外交场合多次高度评价)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自2014年至2019年期间,在重大外交活动中曾七次高度评价法显。
何为法显文化
法显文化是指在学习、研究、纪念法显及其文献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包括法显生平研究、法显文献研究、法显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相关文章著作、书法、绘画、雕塑、纪念仪式等等。
法显简介(配音版)
法显(334-420),东晋高僧,平阳郡武阳人(今临汾市)。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对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第一位到天竺(古印度)取经求法的大师;是海陆并遵、广游西土、携经而返的第一人,是“一带一路”的拓荒者,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是爱国爱教的楷模,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旅行家、文学家、翻译家和佛学家。鲁迅先生称其为“中华民族之脊梁”。
古今名人论法显
鲁迅: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夜写《法显传》讫,都一万二千九百余字,十三日毕。并赋诗曰:“礼赞晋法显,空前之伟人。中华脊梁骨,名句万百存。此言非过誉,当之无愧人。”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立即咨询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办公室
手机: 13466642166
邮件: faxian418@163.com
地址:临汾市解放西路51号
微信
微博
QQ咨询
facebook
底部导航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法显文化
学术论坛
书画影艺
国学讲堂
资料下载
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隶属临汾市文旅局,成立后在临汾创建“法显文馆”;于2018年9月与斯里兰卡龙华书院签署《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并利用法显文化这一特殊纽带,共同为临汾市和斯里兰卡阿努拉德普勒市牵线搭桥,成功缔结国际友好城市。
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晋ICP备18008816号
技术支持:
科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