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达: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显文化研究的建议
来源:
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
日期:2020-05-04
点击: 属于:学术论坛
作者:
董文达 2020.5.3
法显,我国东晋时代的高僧,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亊业,所著《佛国记》在国际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法显被称为“一带一路开拓者”。鲁迅先生称其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显文化作过多次深刻阐述。大力学习、宣传和弘扬法显“坚定信仰、舍身求法的担当精神;创辟荒途、包容开放的创新精神;笃学尚行、救度苍生的报国精神;迹缘坚忍、老而弥坚励志精神(石耀辉)”,大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中国梦,小到临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法显故里的法显文化研究后来居上,成绩很大:一是成立法显文化研究会,创办《法显文化》会刊;二是建立法显文化馆,已初具规模;三是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壮大了法显文化研究队伍;四是成功举办多次学术研究论坛活动;五是走出去请进来,推动法显文化向纵深发展。总的来说,法显文化研究势头很好。
但我们也要看到,临汾法显文化研究和山东青島和山西襄垣来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认识还不到位,沒有把法显文化研究提到文化立市的高度;由于法显文化研究会纯属民间学术团体,所需经费主要靠企业家赞助,缺口很大,一些想做的项目不能做;宣传手段单一,與论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
为此建议:
一、临汾市委、市政府要象重视赵城金藏一样重视法显文化,把这一文化遗产,作为人文科学重大立项,列入临汾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政府可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
二、进一步完善法显文化馆建设。现有法显文化馆位于涝洰河公园,地理位置偏僻,占地面积小,内容陈设单一,缺乏现代化的立体宣传设施,急需改造。最佳方案应异地重建,可在临汾图书馆、临汾展览馆周围选址,以形成临汾文化宣传的中心区域。为文旅结合创造更好的空间。
三、扩大法显文化研究队伍。在现有专家队伍的基础上,加大法显文化研究队伍的建设,最终形成以国家科研单位、著名高校、社会历史贤达,为代表的国内外法显文化研究队伍,争取在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立项,形成有份量的法显文化研究成果。
四、把法显文化建设和临汾文化旅游融合方案结合起来,可在法显的故乡襄汾的陶寺、丁村或荷花园建立“临汾法显文化产业园”,集吃、住、游、乐为一体,通过情景剧的形式,介绍法显事迹,弘扬法显精神。
五、加快纪念法显民俗“浇雪山”活动的申遗步伐。在现有市级非遗项目的基础上,加大省级民俗类浇雪山活动的申请力度,努力一次成功,进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奠定基础。
六、创新法显文化宣传平台建设。把传统宣传和现代传媒形式相融合。既重视传统媒体宣传,可在临汾日报开辟法显专栏,在临汾广播电台开设《法显传》小说连播形式;又注重新兴媒体的建设,如公众号、抖音……等时尚、活沷的形式宣传法显文化,引起广大青少年对法显文化的学习兴趣。
七,利用临汾是法显故里的这一优势,创作和编排戏曲、电视剧、电影等,形成法显文化宣传的立体战。我省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应利用传统蒲州梆子、眉户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由市文联、文旅局组织创作班子拿出剧本,市蒲剧院或市眉户团编排,形成一部高质量的在全国叫得响的宣传法显精神的戏曲精品。
作者:董文达,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