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法显文化
学术论坛
书画影艺
国学讲堂
会员天地
资料下载
入会申请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法显文化
学术论坛
书画影艺
国学讲堂
会员天地
资料下载
入会申请
热门作品
视频:尧都——法显故里(熊召政讲解)
王志远:大觉莲华赞
法显文化书籍推荐——《佛国记》
法显文化书籍推荐《法显》——长篇历史小说
音频:《佛国记》诵读
凤凰新闻视频:中国西行取经第一人——法显
梵文唱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禅海长老(斯里兰卡)
视频:赵冬生演唱《法显之歌》——纪念法显诞辰1687周年
丝路圣光(歌词创作)——冯春海
音频:冯春海学唱《佛国记》歌曲
佛国高僧法显(节选)——晓石
日期:
2018-11-22
点击:
佛国高僧
法显
(节选)
编文 | 晓石
绘画 | 马永欣 等
1、
法显
,俗姓龚,平阳郡(治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幼时家境富有,家中共有兄弟四人,
法显
排行最小。他的三个哥哥都在童年时相继夭折,父母希望
法显
能在佛祖的庇佑下免此灾难,平安长大。因此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便让他在佛寺中挂名僧籍,度为沙弥(小和尚),但仍在家中抚养。
2、 十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叔叔想要
法显
还俗,支撑家业。
法显
说:“我本来并不是因为父亲才出家的,而正是要远离尘俗,这才皈依佛门。”叔父看到
法显
这样志坚意决,也就不再勉强他了。不久,
法显
的母亲也去世了。
法显
回家处理完丧事,仍旧回到寺中,一心一意修行。
3 、
法显
在修行过程中,发现当时流传的佛教律藏十分缺乏。律藏是佛教徒应该遵守的法规。佛教传入中国四五百年间,翻译和流传的大都是佛经教义,而戒律经典却很少,使得广大佛教徒无法可依。加上战乱连年,皈依佛门的人越来越多,违反教规者日众,佛门混乱状况十分严重。
法显
为了改变这些状况,萌生了亲自去佛教发源之地天竺迎取完备的梵本经律的念头。
4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的一个春天,
法显
一行五人踏上了西去天竺的漫漫旅程。此时,
法显
已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前面的旅途山高路远,又值兵荒马乱。这五个行脚僧求法心诚志坚,可谁曾料到,他们中有人将为此付出生命,又何曾想到,此去就是整整十五年呢?
5、 当时河西走廊一带,民族割据,各自为政,行旅颇不方便。
法显
他们沿着河西走廊往西北前行,越过了陇山(今陕西陇县西北),首站到达了西秦国(治金城,今甘肃兰州)。西秦是北方十六国之一,统治的地方主要在陇西一带,也就是今天甘肃中西部、青海东南部。
6 、佛门弟子每年夏天有一个固定的修习时间,在三个月中,不得外出,只能在寺院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叫“夏坐”。
法显
一向持戒谨严,即使是在旅途之中也不敢稍有懈怠。于是他们就在乾归国度过“夏坐”。
7 、三个月后,
法显
一行继续西行,经过了鲜卑人秃发氏治下的南凉国(今青海西宁),又越过了养楼山(在今西宁市北),到达了北凉国的国都张掖(今甘肃张掖县)。正值那一带内乱,前往敦煌的道路都不通行,
法显
一行很是着急。北凉王段业得知后,款待并挽留他们暂时住下再说。
8 、就在
法显
等人羁留张掖的时候,他们遇上了智严、慧简、宝云、僧绍、僧景几位僧人。一打听,他们也是从中原来,去天竺求法的。双方都很高兴,于是相约一同前往。不久,另一名僧人慧达也参加了这一行列。
9 、第二年(公元400年)4月,道路仍不通行。这十一位僧人就在张掖共行“夏坐”。“夏坐”完毕,道路也通了,他们向着敦煌进发。当时甘肃河西一带也已盛行佛教,地方官员们对云游四方的僧人都很尊敬。
10、
法显
等人在敦煌受到了太守李暠的热情招待。李暠恰好要派使者到鄯善国去,
法显
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分成两批:
法显
等五人随使者先行出发,宝云、智严等稍后自行前往,双方相约在夷国会合。
11、 从敦煌往西,出了玉门关,就进入了西域。这里地形艰险,气候怪异,但在东方海路沟通之前,这里是与西方商旅往来的必由之路。西出阳关,
法显
等遇到的第一个险途就是“沙河”。这就是令西域行旅望而生畏的白龙堆大沙漠,它广袤无垠,一直向西延伸到罗布泊。
12 、他们经过了十七个昼夜,走了一千里路程,闯过了这道险关。沿着塔里木河谷行进,不久就到达了鄯善国(治今新疆若羌)。鄯善国是个信奉佛教的国家。
法显
他们在这里休整参观了一段时间,又折向西北而行,来到了西域北道的夷国(今新疆焉耆)。
13、 从夷国前往天竺,当时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于阗道,危险比较大;再一条是沿天山南麓西行,一般商旅和僧人都走的“丝绸之路”。相比较之下,后一条路要好走得多,困难也要少一些。
14 、
法显
考虑到当时天山南麓各地盛行的都是小乘佛教,于是毅然选定了于阗道这条路。为了筹措行资,智严、慧简、慧嵬三人东返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去想办法。其余几人从夷国先行出发,折向西南,沿着克里雅河(和田河)河谷,再度进入广袤的荒漠。
15 、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横贯整个新疆南部。维吾尔语称之为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出不来”。
法显
一行在沙漠中艰难地前行。白天酷热难忍,夜里穿着皮衣还不能御寒。他们忍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走了三十五天,终于走出了这片大戈壁。
16 、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年初,
法显
到达了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于阗国有一座威仪齐肃、戒律严明的大寺院叫瞿摩帝寺,寺内有和尚三千之众。
法显
看到这么多的僧人同时用餐,却鸦雀无声,有事只能以手示意不准说话,
法显
感慨与赞叹不已。
17 、为了做好过葱岭的准备工作,慧景、道整、慧达三人由于阗出发,先行至竭叉国(今新疆喀什)。
法显
等其余人则继续留在于阗,等待观看三个月后的于阗国佛教“行像”庆典仪式。行像仪式中的佛像,雕塑极其精致,装饰异常富丽,在于阗国形成了一年一度、倾城空巷的盛况。
18、 庆典整整持续十四天,
法显
和同伴们真是大开眼界。行像庆典完毕之后,他们告别了于阗国,继续西行来到了子合国(今新疆叶城)。休息了半个月后,开始进入葱岭地区。来到于麾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的时候,已经是当年的夏天,于是他们便在于麾国过“夏坐”。
19 、
法显
一行是在冬天翻越葱岭的,他们在冰天雪地的崇山峻岭之间艰难行进了一个多月。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在经历了三年旅途的艰辛劳顿之后,他们来到了北天竺。最先到达陀历国(今巴基斯坦北方达迪斯坦附近),这是一个山区小国,但佛教徒很多,都信奉小乘佛教。
20、 陀历国有一座著名的弥勒菩萨巨型木刻坐像。相传,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工匠,被罗汉用神力送到天上,让他看见了弥勒菩萨。工匠前后三次上天参拜,才把佛像惟妙惟肖地用硬木刻成佛像。佛像屡屡放射出灵光,大家都说是菩萨显灵了,附近的各国国王纷纷前来朝拜供奉。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长篇历史小说《法显》
上一作品:
贾振山:法显功勋传千古
下一作品:
《法显画传》——管恩智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立即咨询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办公室
手机: 13466642166
邮件: faxian418@163.com
地址:临汾市解放西路51号
微信
微博
QQ咨询
facebook
底部导航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法显文化
学术论坛
书画影艺
国学讲堂
资料下载
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隶属临汾市文旅局,成立后在临汾创建“法显文馆”;于2018年9月与斯里兰卡龙华书院签署《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并利用法显文化这一特殊纽带,共同为临汾市和斯里兰卡阿努拉德普勒市牵线搭桥,成功缔结国际友好城市。
临汾市法显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晋ICP备18008816号
技术支持:
科瑞科技